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孙博阳)第十二次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会暨全国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疆)会议16日至17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举行。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管理局党组书记朱新介绍,新疆行政部门持续深化监管;对专业乳品企业实行“两检两公开”制度,凡是合格的有色乳品均实行专项审批;实行罐车运输食品“三专业、三管理、三登记”制度,确保散装液体食品装卸安全;校园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出台“实名制”将督导干部纳入校园餐饮经营主体,设立“学生督导岗”,让校园食品安全真正“看得见、管得着、吃得放心”。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社长朱长学表示,本次会议围绕“落实食品安全两项责任、强化食品安全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三个重点,重点探讨如何通过升级管理方式和手段、智慧管理、信用监管,扎实推进食品社会化管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原副局长马正奇就食品安全管理和食品行业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充分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持续开展食品安全政治活动;第二,我们要转变工作思路,改善营商环境,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要重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合理发挥媒体平台重要作用;四是要改变彼此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开展双向食品安全管理信息交流。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孙发军表示,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重点抓好专项整治督查和执法质量、质量提升。全国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10年稳定在97%以上,2024年将达到98%的新水平。绿色、有机、大众化、新型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文化产品已突破86000个。我们坚持充分发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在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覆盖全国7.3万个生产基地的“三品一标”图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木若芳表示,“信息”已成为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效率、驱动食品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加强监管信息协调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多层次监管信息网络。既要实现精准监管、准监管、智能化监管,提高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技术路径也有助于落实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打造共治安全体系核心工程。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信息化。只有发挥其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新生产力的落地。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价司二级研究员庞炯前表示,要继续实施健康发展战略,落实食品安全“最严标准”要求。一要聚焦安全底线,持续制定严格、系统、先进的标准体系。二是以预防为主,不断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三是聚焦改革创新,以优质新食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以改善营养为重点,落实国家制定营养计划和合理饮食行为,提高人们的营养健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