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消息(记者文玉强通讯员牟晓红)在10月23日开幕的2025年绿色能源发展大会上,记者获悉,一项有望再次改变长江中游内陆交通方式的创新构想已经顺利完成。此举标志着更加灵活高效的船舶清洁能源供应方式正式启动,为长江航运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10月18日,演习在武汉长江新区阳逻港举行。现场,“宏远武汉”轮LNG燃料船进行了高效的“能量补充”:工作人员将标准化LNG燃料供应系统(即“油箱”)准确连接到船上。整个过程仅需15分钟即可完成加油,相当于传统方法几个小时的时间。此次演练取得圆满成功l 证明了“换罐模式”在长江中游复杂水文环境下的可行性。
长期以来,“加注难”是制约LNG船舶发展的主要瓶颈。中车长江集团项目负责人胡月明表示:“建设固定式LNG加气站成本较高,约6000万至9000万元,且受地质、航道条件限制,审批难度大、周期长。”针对这一行业痛点,集团创新研发出国内首个“船用LNG储罐置换”模式。
该车型将LNG储罐、供气系统、智能监控系统完全集成在标准集装箱内,让能源供应如同“换个移动电源”一样便捷。与传统岸基加油需要3个多小时相比,换罐模式将时间压缩至15分钟,单个油箱更换即可支持该舰约4000公里的续航里程。不仅省去了沿线建设昂贵的加气站的大量投资,而且摆脱了水位变化和恶劣天气对供应作业的限制,呈现出能源供应稳定、产品标准化、服务一体化等诸多优势。
据悉,这项技术已经过实践检验。中车长江集团研发的汽油备用供应系统自2023年1月起在京杭大运河及长江下游的两艘船舶上使用。截至目前,两艘示范船已安全航行超过20万公里,完成65次LNG能源交换,累计提供清洁能源2000余吨。真实的数据证明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次长江中游演练的成功,是一次重大事件。液化天然气灵活供应的重大探索,为长江黄金水道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业界希望,未来随着“船用LNG储罐置换”模式拓展至整个长江流域和国家内河航道,将有力推动我国绿色航运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升级”,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构建现代低碳交通体系提供关键碳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