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罗登贤同志诞辰120周年。罗登贤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东北人民抗日救国运动的重要领导人、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的重要创始人。罗登贤同志在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南边的湘江之滨,到北边的白山黑水,他留下了革命足迹。他三度被捕入狱,遭受敌人严刑拷打,但他始终不屈不挠,不屈不挠。 1933年8月29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牺牲,年仅28岁。他曾说过:“我将永远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奋斗。我已经决定我的一生都在革命中,没有人能拯救我。”一、在大革命洪流中树立信心为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而奋勇拼搏、奋勇拼搏。 1905年,罗登贤同志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市。由于父母早逝,生活困难,11岁进入香港太古船厂当学徒。少年时期贫困,饱受帝国主义压迫。和资本主义剥削,培养了强烈的阶级意识和斗争精神。罗登贤同志积极参加工人运动。 1920年,罗登贤同志参加香港机械工人罢工。这次罢工是在广州工人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罗登贤同志充分认识到,工人只要结成联盟,组织统一斗争,就能强大起来。后来,他在太古船厂参与筹划成立中国机械工会,决心为工人的重要利益而奋斗。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工人运动上。 1922年,香港海员罢工爆发,成为第一次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起点。罗登贤同志立即响应,在太古船厂组织召开职工大会,发动职工奋战到底。这场斗争导致了工资上涨,从而增强了香港海员罢工的势头,加剧了资本家的恐惧。他们与港英当局发生冲突,以煽动工人罢工暴乱为由逮捕了罗登贤同志。出狱后,罗登贤同志不忘初心,继续组织工人团结斗争,推动香港金属工业工会成立,并当选为工会领导人之一。 1年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后924年,党中央任命周恩来、陈延年同志为中共广东区委员会主要领导。中共广东区委派杨殷、陈日祥同志赴香港开展工作。受这些影响,罗德同志在革命思潮中逐渐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于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5月30日惨案后,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浪潮,广州、香港爆发了大规模的省港总罢工。罗登贤同志参加领导省港罢工委员会。他到香港各造船厂动员工人参加罢工,带领在广州的香港工人参加反帝游行,组织工人参加武装封锁纠察队。香港特区政府抗议帝国主义制造的沙基屠杀暴行。罢工期间,为了加强工人阶级的团结,增加战斗力,全国总工会和中共广东区委发起了省港工会统一运动,要求将众多工会按行业、职业类别合并为统一的工会。在罗登贤同志等人的积极筹备和精心指导下,由香港金属工业总会、香港机械工人联合会等联合组成的香港金属工业总会于1926年4月在广州成立。省港大罢工历时16个月,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和斗志,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中国革命。作为罢工运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罗登贤同志表现出了坚强的革命立场和卓越的领导才能。罢工后,当选为香港市政委员会委员、中共常委。他继续领导工人运动,成为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 2、在白色恐怖时期坚守中央,为促进全国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发展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研究。 1927年春夏,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8月,党中央在汉口召开8月7日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当时的广州,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被逮捕和处决。罗登贤同志始终坚守先后担任新成立的中共广州市委委员、中共广东省委委员,继续组织领导武装斗争。他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的领导工作,并亲自率领第一批活着的红卫兵进攻公安局和保安队。起义后成立的广州苏维埃政府,罗登贤同志被分配到人民外事委员会工作。起义失败后,移居香港从事秘密工作。 1928年1月,罗登贤同志被任命为中共广东省委常委。 2月,中共广东省委被摧毁,罗登同志gxian再次被捕。他在狱中遭受各种残酷酷刑,却从未透露过党的秘密。最终他被党组织救出并出狱,继续为党工作。 1928年4月底5月初,周恩来同志等赴莫斯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时,党委决定由李维汉、任弼时、罗登贤同志组成中央临时常委。邓小平同志是剩下的中央秘书长,负责国内事务。于是,罗登贤的同伴来到了上海,接手了党赋予的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罗登贤同志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委员会。他多次参加留守中央领导的常委会会议和专题谈话,对加强城市工人运动、秘密工作和苏维埃宣传提出了富有成效的意见和建议。 1928年12月,在罗登贤同志的指导下,中共法电电子支部积极开展活动,组织上海法电商水电公司工人连续24天罢工。 192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改组中共江苏省委员会,罗登贤同志任省委书记。此后,罗登贤同志先后担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南方局书记等重要职务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此期间,罗登贤同志对工人运动进行了重要的理论探索。他参加了聚会。中央机关报《布尔什维克》和机关报《红旗》发表了《近来城市工人运动的发展》、《反革命统治下的近代工人运动概述》、《上海邮政工人复工后》等文章。在这些文章中,罗登贤对湖南、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的经济收入、投资状况、劳动力流动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他说,“工人们的生活完全处于绝境”,“只有团结抵抗,斗争才有出路”。他建议“工人阶级应该团结起来,无论他认为,“我们的斗争必须采取新的策略”,“与农民的团结可能会导致暴乱”。在斗争中,要对农村斗争的布局进行艺术的组织和协调。”罗登先同志还否认了改良主义思想的错误,指出“工人阶级的最后手段就是利用武装起义”,推翻反动政权,“建立工农兵代表苏维埃”。这些观点和认识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低谷时期观察到的。罗登先同志十分重视。 1928年12月,在他的建议下,中华全国联合会开始了理论宣传工作。工会机关刊物《中国工人》在上海秘密复刊。他亲自撰写“序言”,称赞“中国工人”是“全体中国工人的灯塔”。 “我们庆祝它将永远引导工人阶级,长期启发全国工人,引导我们穿越法律的黑暗!” 1929年3月,罗登贤同志向中共江苏省委扩大会议提出“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在他的领导下,中共江苏省委先后创办了《上海邮报》、《教育周刊》等刊物。区委、厂支部根据日常生活和工人斗争,创办了许多大众化报纸和厂小报,强化了党的理论政策,坚定了党的立场。 1930年12月,党中央会议决定,罗登贤同志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1931年3月,罗登贤同志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继续组织领导全国工人运动,为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3、在国家危难时参与建立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组织东北人民白山黑水奋起战斗。 1931年9月18日事变前夕,党中央派罗登贤同志作为中共中央驻东北代表,到中共东北满洲省委指导工作。 12月,卢同志邓贤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组织部部长,成为东北抗日斗争的重要领导人。 9月18日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采取了妥协政策。在国家危机的危急预判下,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事件发生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召开紧急会议。罗登贤同志等省委同志分析了事件的性质,讨论和明确了全省的斗争任务和策略,会后发表了《中共满洲省委员会关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里的声明》。十二月拉拉森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之所以能占领满洲里,完全是国民党军阀向帝国主义投降的结果”。 “只有工农兵的武装力量,才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真正力量。” “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罗登贤同志始终对抗击日本侵略者充满信心,坚持东北三省不被破坏,并号召全体共产党员与东北人民合作,抗日到底。他首先领导中共满洲省委积极恢复、纠正和发展党的组织。经报请中央批准,省委将机关从未被日军占领的沉阳迁出,并安排好各项工作。他党以创建抗日游击队和游击战争为中心。罗登贤同志与省委其他同志并肩作战。一方面,他在沉阳、哈尔滨、大连等城市进行抗日宣传,号召和组织工人、学生、市民罢工、罢学、罢市。另一方面,他组织东北人民到农村开展抗日斗争,在广大黑土地上掀起了群众性的抗日卫国运动。 1932年3月,罗登贤同志主持召开中共满洲省委会议,研究建立党直接领导的游击队问题。会议讨论通过了《武装人民,打游击战争,抗日救国》的文件,指出:只有创建人民武装,党直接领导的力量进行群众斗争,才能保证彻底抗日救国;同时,党必须以该武装力量为主力,支援、协助、团结其他一切抗日武装力量,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会议结束后,省委先后派杨靖宇、赵尚志、冯仲云等同志前往南满、巴彦、汤原等地,直接指导地方游击队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罗登贤同志高度重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亲自向派往各地的党员干部讲解工作任务和方法,鼓励他们为东北民族解放斗争作出贡献。派出的共产党员到各地后,紧密依托地方党组织,深入群众并在南满、东满、北满、冀东等地建立了许多抗日团体。这些党派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了东北人民革命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诞生后,以崭新的面貌活跃在抗日领域,成为抗日武装力量的骨干力量。罗登贤同志特别重视对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指导并指出:我们党的责任就是把这些自发的斗争变成有组织、领导的斗争。在他的领导下,中共满洲里省委召开会议,研究总结省委在志愿者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发出一系列指示,建议“用百分百的力量加强政治军事领导”,“结成全民抗日联盟”。在他的倡议下,省委派出数百名党团员直接参加志愿军,社会各界也积极筹集资金支援志愿军。东北各地抗日志愿军的迅速发展,加深了对日本侵略者嚣张气焰的严肃处理,减缓了日本侵略的步伐,激发了东北人民抗日救国的信心和斗志。在东北工作期间,罗登贤同志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继续进行抗日游击战争,努力建设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成为忠诚勇敢的实践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运动的代表人物。 1932年12月,罗登贤同志奉命离开东北到上海工作,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执行局党组书记。 1933年3月,因汉奸出卖,罗登贤同志在上海被捕,同年8月29日壮烈牺牲。 4、“每一个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罗登贤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经历丰富,充满革命斗争精神。他逝世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国》发表文章《追忆罗登贤同志》。时光荏苒,罗登贤同志离开我们已经90多年了,但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行为永远是我们文中所说的“每一个革命者的光荣榜样”。康默阿德罗登贤是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典范。罗登贤同志在狱中遭受非人的酷刑。敌人用浸过水的鞭子抽打他的全身,用铁棍压住他的双腿,残酷地电击他,直到“血流污浊,肌肉腐烂”。但他仍然对革命成功充满信心,昂首面对敌人的枪口。临终前,他义无反顾地发表了一番讲话:“我个人的死不是仁慈,全国人民没有得到解放,责任没有尽到,是永远的遗憾!”宋庆龄同志称赞他是“中国的反帝勇士”、“中国人民值得自豪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主义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考验的精神支柱。”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向罗登贤同志学习,把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毕生愿望,始终相信党、热爱党,不断推进奋斗远大理想的实践。罗登贤同志是先锋中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典范。在罗登贤同志的革命生涯中,他勇于担当、罗登贤同志少年时就在白色恐怖时期声名鹊起,立即加入新广州市委,在领导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关键时期,他坚持“共产党人必须与东北人民同生共死”,“党内任何人都不得要求离开东北”。伊娜并迅速开始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责任,必须实干实干,决不能坐着讲道理而不实践。”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向罗登贤同志学习,一定要行动起来,做攻坚克难的先锋。罗登贤同志是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典范。罗登贤同志始终领导党的前进方向,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大局为重,不考虑职务高低、个人得失。他按照党的要求,从中央组织了中共江苏省委的工作。在东北,卸任中共满洲省委领导职务后,他继续作为中央代表工作。他用实际行动诠释正是“功名无我,奋斗有我”的真谛。习近平总书记教导:“立志做大事,不做高官,保持心态平和,个人得失小,不劳而获,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做事。”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向罗登贤同志学习,要有“胜利不一定是我的”境界和“胜利一定是我的”责任,正确对待名利,正确对待进、退、变。罗登贤同志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罗登贤同志在15岁的时候就参加了组织工人罢工。在东北,面对日本侵略者,他说:“敌人消灭我们同胞的地方,共产党人就与敌人战斗。”在狱中,他痛斥前来劝降的叛徒,并带领狱中的同志们共同投降。我将永远忠于国家、忠于国家、忠于无产阶级。他们可以攻击我,但他们永远不会放弃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是我们党天生的政治基因,是数百年锤炼的独特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光辉历史,更要依靠斗争开辟光明未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向罗登贤同志学习。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罗登贤同志诞辰120周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努力奋斗。满怀信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伟大理想。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已一步步实现。我们要继承并发扬罗登贤同志的崇高精神风范,同习近平同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委中心主义周围,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中国式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大事业! 《每日人物》(2025年10月29日第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