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的“入行快失踪、快调动”化解了工伤纠纷
作者:bat365在线平台官网 发布时间:2025-10-18 11:06
荆楚网(湖北日报)(通讯员:付金峰)“没想到3天内不用跑到县城门口取钱了,省心了!”近日,家住来凤县的于某拿着调解协议书和3万元赔偿金,对宣恩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上门服务连连称赞。工伤纠纷高效化解,是宣恩县深化“人社+N”多元化劳动争议解决模式的鲜明例证。 2025年1月16日,于某在工厂工作时,不慎将左手三个手指折断。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让于某遭受了剧烈的身体疼痛,还让他的生命陷入了危险。 问题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于某多次与公司就工伤相关赔偿事宜进行协商,但未能达成一致。无奈之下,他提交了一份仲裁申请书10月11日向宣恩县劳动争议仲裁员提出申诉。 与传统的“坐庭问案”不同,仲裁院工作人员收到申请后,立即启动“快速启动”流程,对现场材料进行审核,完成立案。考虑到于某家住邻县,公司需要维持正常生产,在获得公司介入许可并取消十天举证期限后,工作人员决定打破空间限制,组成由仲裁员、工会官员、法院工作人员、法律援助人员组成的快速行动小组,进行“上门公司调解”。 2025年10月13日,快速调整团队来到涉事企业现场,在企业车间旁拉开了“圆桌谈判”的序幕。快速调整小组灵活采取“面对面”的方式“王牌沟通+背靠背辅导”耐心倾听余女士的赔偿要求,并逐一为公司详细解读了《工伤保险条例》等规定,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让公司深刻理解了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经过四个小时的耐心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共识:公司总共支付 其余工伤赔偿9万元,当日首付3万元,剩余6万元于2025年12月31日前结清。调解成功后,由同一仲裁员就调解到位作出仲裁文件,并同时良心拒服和“当日立案、当日调解、当日结案、当日结案”。执行”。 此次纠纷的有效解决得益于全县纠纷和纠纷解决工作人员不断努力,形成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朋友圈”。近年来,该县劳动人身纠纷与工会、法院等部门联手,推进“信息互通、力量互补”的协调机制,落实“先调解、快解决、快调整”的原则,将矛盾解决从“诉讼”走向“分歧源头”。对于事实清楚、纠纷少的案件,采用“企业服务+多部门联动”模式,最大限度缩短处理周期,不仅让劳动者快速拿到赔偿,也减少纠纷对企业经营的干扰,实现劳资双方的“双赢”。 “打破上门服务的是空间距离,而调解和协调则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相关人士在宣恩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建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会+法院+N”的“五联”机制工作关系,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保障法治。
电话
020-66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