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小月)为拓展发展思路,学习先进经验,促进提质增效,镇各村支书到镇宝“谋农业产业化、品牌化、一体化发展”。
注重产业链延伸,学习“生产+加工”一体化发展模式。在石桥镇桥河村蔬菜种植基地、味美县农产品加工厂、曾集镇绿友园家庭农场,村书记致力于研究“生产+加工”一体化发展模式。两镇实行种子统一供应、标准化种植、现场深加工的全链条经营,实现了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直供,并通过发展酱菜、泡菜等初加工产品,有效提高附加值。乙依托当地农产品资源,推动种植与加工深度融合,形成“种好、产好、销好”的良性循环,为马良镇拓展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产品加工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模式。
参观石桥镇桥河村蔬菜种植基地。通讯员供图
深耕品牌发展,探索“传统+现代”融合升级之路。在曾集镇青桥村、孙店村,村书记深入研究了“传统艺术品+现代管理”联动发展的品牌之路。青桥村依托传统石磨工艺,打造“鬼老头”香油品牌,坚持古法生产与标准化生产并重,通过电商平台拓展市场,推广从“小专业”走向“大产业”。孙店村猛虎山茶园依托高山生态优势,将发展茶园游、茶叶采摘体验等农旅融合新业态,实现生态效益和品牌效益的双赢。两区通过挖掘独特资源、强化质量把控、转变品牌经营,走出了一条“多做、做强、卖好”的品牌强农之路,为我镇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观“鬼老头”芝麻油的生产过程。通讯员供图
推动联合创新,学习“技术经验+经验”农业模式。在曾集镇张池村瓜果种植基地,许多大棚、树枝上挂满了瓜果。通过错季栽培相结合,智能控温、耕作顺序和选择经验,该村实现了平均亩产2万元以上的收入,成为高效农业的典范。村书记边走边记,惊叹科技赋能、精细管理带来的高产出。纷纷表示希望将“设施化、智能化、实验化”理念纳入我镇产业升级规划。
参观张池村瓜果种植基地。通讯员供图
“这次考察不仅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也明确了发展方向。”马良镇人大主席表示,下一步,马良镇坚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加快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致力于“建设党引领、做强做强”。围绕地方特产、主业培育,“提升加工、拓展链条”、“塑造品牌、对接市场”,着力补短板、强短板、提高效益,努力描绘产业富、生态活、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